这所高校师生将“大思政课”开到田间地头 快讯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6日讯 4月6日,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工商学院获悉,该校23名学生党员和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团队前往秭归县屈原祠和九畹溪镇,开展为期三天的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活动。
师生党员入党宣誓。 杨小婷 摄
“村里发展起了现代高效农业。我们这个水果种植基地不仅猕猴桃、水蜜桃的产量高,而且采用农家乐的形式吸引游客前来采摘,促进了村民增收。”在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的水果种植基地,穿心店村党总支书记李刚向武汉工商学院师生介绍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秭归县屈原祠廉政教育基地,团队师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一同回溯历史,学习屈原“廉洁清明”“忧国爱民”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。基地展览馆内有关屈原文化主题的图文、视频展示,让师生们深受感染。在九畹溪镇,师生们在当地乡村参观调研了茶厂、米厂、泉水梨种植基地和民宿等,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成果。每到一处,学生们都认真观察体验,围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热点问题,与村民们展开交流,并参与采茶、锄田等劳动中。
学生与九畹丝绵茶厂的工作人员交流。 谢惠卉 摄
石柱村一家民宿负责人刘洪荣告诉学生,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帮扶和支持下,她带领村民开民宿、开辟梨园。如今,梨园规模逐渐扩大,种植的泉水梨产量高、质量好,她还借助短视频平台做起了直播带货,农产品的销量逐步提升。
“在社会这个思政大课堂中学习实践,有着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。我们走进农村、走近村民,切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开花结果。”武汉工商学院学生党员付雨晨说,同时,在和村民交流的过程中,自己也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对人才和技术的渴望,希望将来有机会到农村锻炼学习,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。
师生在小水果种植基地合影。 杨小婷 摄
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艾萍介绍,今后希望通过组织更多的“大思政课”学习实践活动,让老师和学生从理论课堂中走出来,走进社会大课堂,踏寻红色足迹,走进田间地头,深入工厂社区,在“大思政课”中受教育、增才干、做贡献。
(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王振兴 李吉铠 杨小婷)
【编辑:丁翾】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