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播资讯】视障父亲靠肌肉记忆 舞狮救儿
点击【我要捐助】为ta捐助
【资料图】
大象新闻记者 朱久阳 通讯员 石锐 剪辑 钟羽
重庆市,阿辉是视力二级残障的人士,因为生理的不便,他总是要过得比别人辛苦,若是旁人或许怨天尤人,失意颓废。但阿辉没有丧气,成年以后的他反而更加拼命。因为心里有牵挂有寄托,他每一分每一秒的努力,都是为了救治患了胫骨骨肉瘤的儿子小原。
先天的视神经发育不全,让阿辉的世界从此模糊朦胧。但他并没有顺从命运,而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,即使是残疾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。阿辉二十岁的时候开始跟着师傅苦练武功,业余时候跟着舞狮队表演,靠着这份工作,他可以独立生活。
期间,意气风发的阿辉遇上了现在的妻子,两人成婚生下一儿一女,家里过得和乐融融。只不过好景不长,2021年9月,儿子小原总是感觉左侧胫骨中段疼痛,并伴有肿胀等异常症状。在老家医院检查未果后,夫妻俩带着孩子又来到重庆儿童医院治疗,经过多次检查被确诊为“胫骨骨肉瘤”。
2021年10月小原开始接受治疗,前后化疗了15个疗程,后期又做了胫骨假体置换手术,手术给孩子的左腿留下了一条近20厘米的伤疤。
一年后,孩子暂时结疗出院休养,出院十余天后出现伤口肿胀,患儿父母携子去重庆、四川、北京等多地医院检查,最终在北京人民医院确诊假体感染,做了清创手术换了临时假体,后期需要再次更换胫骨假体,仅一年多的治疗就花费了30万。
为了治病阿辉找亲朋好友都借了钱,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,唯一庆幸的是有大病医保和亲友帮助,前期治疗的费用勉强可以维持下去,但后续手术和康复费用更多需要自费承担。
父爱总是含蓄内敛的,阿辉在孩子病床边坐了很久。听着孩子对于以后的幻想,小原总是问爸爸:“我病好后还能去跑步跳绳吗?”阿辉想起小原从前活泼好动的模样,在学校不管是文化课还是体育课成绩都不错。平日里最喜欢在学校的操场上奔跑、跳绳,如今却只能病恹恹地躺在病床上。
阿辉为了筹钱只能狠心离开儿子,回到老家跟着舞狮队伍去表演。因为疫情期间,很多表演舞台已经荒废,阿辉只能打听有没有婚丧嫁娶的酒席能够表演的。别人舞狮耍杂技可能靠眼疾手快,阿辉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记忆,换句话说,同一个动作重复多次之后,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,阿辉称,别人一个动作几遍就会了,而自己需要练几十遍甚至上百遍。平日里,阿辉白天表演,晚上勤练功夫,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自己受伤。
目前,小原刚做完假体置换手术,为防止再次感染,其病变部位是用骨水泥做的临时假体,一年后需要再次更换假体,加上日常化疗治疗,费用缺口预估在15万元。
寒来暑往,阿辉还在不停地练习挥棍子,他清楚只有多练习多表演才能多一分希望。他们相信只要自强不息终会看到希望。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
如果您有求助需求,可点击【我要求助】进入大象公益求助通道,填写求助申请表单。
标签: